目前最常见的视频编码方式有 MPEG-1/-2 < WMV/7/8 < RM/RMVB < Xvid/Divx < AVC/H.264,视频压缩效能和技术先进性也基本表现为上述排列顺序(由低到高,不完全准确)。
目前最常见的音频格式有 Mp3、AC-3、ACC,MP3最广泛的支持最多,AC-3是杜比公司的技术,ACC是MPEG-4中的音频标准,ACC是目前比较先进和具有优势的技术。
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
视频编码标准有两大系统: MPEG 和ITU-T,如下表
视频编码标准 | |||
---|---|---|---|
MPEG 标准 | 由MPEG制定 | MPEG-1 | MPEG-2 | (MPEG-3) | MPEG-4 | MPEG-7 | MPEG-21 | |
ITU-T 标准 | 由VCEG制定 | H.261 | (H.262) | H.263 | H.263v2 | H.264 |
MPEG-1
是MPEG组织制定的第一个视频和音频有损压缩标准。视频压缩算法于1990年定义完成。1992年底,MPEG-1正式被批准成为国际标准。
这个标准带来了VCD和MP3
MPEG-2
是MPEG工作组于1994年发布的视频和音频压缩国际标准。MPEG-2通常用来为广播信号提供视频和音频编码,包括卫星电视、有线电视等。MPEG-2经过少量修改后,也成为DVD产品的内核技术。
MPEG-3
是MPEG组织制定的视频和音频压缩标准。本来的目标是为HDTV提供20-40Mbps视频压缩技术。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,委员会很快发现MPEG-2可以取得类似的效果。随后,MPEG-3项目停止了。
MPEG-3并非等于MP3。MP3是MPEG-1音频Layer 3部分。
MPEG-4
是一套用于音频、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,MPEG-4包含了MPEG-1及MPEG-2的绝大部份功能及其他格式的长处,MPEG-4大部份功能都留待开发者决定采用是否。这意味着整个格式的功能不一定被某个程序所完全函括。因此,这个格式有所谓‘profiles’及‘层次(levels)’,定义了MPEG-4用于某些特定应用的某些功能的集合。
这一标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流编码标准
MPEG-4由一系列的子标准组成,被称为部,包括以下的部分:
- 第二部(ISO/IEC 14496-2):视讯:定义了一个对各种视觉信息(包括视讯、静止纹理、计算机合成图形等等)的编解码器。对视讯部分来说,众多”Profiles”中很常用的一种是Advanced Simple Profile (ASP),例如XviD编码就属于MPEG-4 Part 2。
- 第三部(ISO/IEC 14496-3):音频:定义了一个对各种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编解码器的集合。包括高级音频编码(Advanced Audio Coding,缩写为AAC)的若干变形和其他一些音频/语音编码工具。
- 第十部(ISO/IEC 14496-10):高级视频编码或称高级视频编码(Advanced Video Coding,缩写为AVC):定义了一个视频编解码器(codec),AVC和XviD都属于MPEG-4编码,但由于AVC属于MPEG-4 Part 10,在技术特性上比属于MPEG-4 Part2的XviD要先进。另外从技术上讲,它和ITU-T H.264标准是一致的,故全称为MPEG-4 AVC/H.264。
ITU-T
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(英语: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,缩写ITU-T)是国际电信联盟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相关国际标准的组织。
他制定的一系列标准都是H.26X H.261 | (H.262) | H.263 | H.263v2 | H.264
其中H.262和MPEG-2处于系统和水准
H.264 对应于 MPEG-4 L10 的AVC
WMV
微软公司专有制定的一系列视频编码标准,有多个版本,从V9版本开始逐步开始走开放的、标准化的道路
正式名称 | FourCC | Codec版本 | 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Windows Media Video v7 | WMV1 | 0 | |
Microsoft MPEG-4 Video Codec v3 | MP43 | 1 | |
Windows Media Video v8 | WMV2 | 2 | |
Microsoft MPEG-4 Video Codec v2 | MP42 | 3 | |
Microsoft ISO MPEG-4 Video Codec v1 | MP4S | 4 | |
Windows Media Video v9 | WMV3 | 5 | |
Windows Media Video v9 Advanced Profile | WMVA | 6 | deprecated as not VC-1不完全兼容。 |
Windows Media Video v9 Advanced Profile | WVC1 | 7[来源请求] | VC-1完整支持 |
Real Movie
Real公司的私有专用标准,常见的有RM和RMVB文件,RM在MPEG-4开始流行以前,在视频压缩比和网络传输上几乎是技压群雄。即便是现在,RMVB仍然具有比较突出的压缩比优势。
但是由于这是一个私有标准,所以市场支持广度不足,缺乏第三方的软件、硬件产品支持。
RMVB 是一个可变码率的编码算法
常见音视频编码格式
目前最常见的视频编码方式有 MPEG-1/-2 < WMV/7/8 < RM/RMVB < Xvid/Divx < AVC/H.264,视频压缩效能和技术先进性也基本表现为上述排列顺序(由低到高,不完全准确)。
目前最常见的音频格式有 Mp3、AC-3、ACC,MP3最广泛的支持最多,AC-3是杜比公司的技术,ACC是MPEG-4中的音频标准,ACC是目前比较先进和具有优势的技术。
- 视频
- MPEG-1/-2 (MPEG/MPG1/MPG2)
- MPEG-4 (MP4V/XVID/DX50/DIVX/DIV5/3IVX/3IV2/RMP4)
- MS-MPEG4 (MPG4/MP42/MP43)
- WMV7/WMV8/WMV9 (WMV1/WMV2/WMV3)
- DV(DVSD/DVIS)
- Flash Video (FLV1/FLV4)
- Motion JPEG (MJPG)
- LossLess JPEG (LJPG)
- H.264 (AVC1/DAVC/H264/X264)
- H.263 (H263/S263)
- H.261 (H261)
- RM/RMVB
- Huffyuv (HFYU)
- AVIzlib (ZLIB)
- AVImszh (MSZH)
- Theora (THEO)
- Indeo Video (IV31/IV32)
- Cinepak (cvid)
- Microsoft Video 1 (CRAM)
- On2VP3 (VP30/VP31)
- On2VP4 (VP40)
- On2 VP6 (VP60/VP61/VP62)
- VC-1 (WVC1)
常见视频封装格式
不同视频封装格式有不同的优缺点,总体上说AVI和RM是目前最常见的格式,而AVI由于先天缺陷不利于网络传输;m2ts和mkv是先进的下一代标准,今后可能逐步流行。
- AVI (.avi)
是英语Audio Video Interleave(“音频视频交织”或译为“音频视频交错”)的首字母缩写,由微软在1992年11月推出的一种多媒体文件格式,用于对抗苹果Quicktime的技术。现在所说的AVI多是指一种封装格式。
它支持很多种编码方式:Xvid、WM、H.264、MPEG等。
常见的组合有:* (DivX或XviD+MP3).avi,* (H.264+MP3).avi* (WMV9+MP3).avi - ASF (.asf)
Advanced Systems Format(原名“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”,.asf
),微软的一个与Windows Media Player相关联的流媒体格式。
他的注意目的是解决AVI格式在流传输上的不足。 - WMV (.wmv)
微软的对应WMV标准的封装格式 - QuickTime ( .mov)
苹果的,不用说了 - MPEG (.mpg / .mpeg)
基于MPEG-1/MPEG-2/MPEG-4系列标准的封装格式 - MP4 (.mp4)
全称MPEG-4 Part 14,是一种使用MPEG-4的多媒体电脑档案格式,副档名为.mp4,以储存数码音讯及数码视讯为主。 - m2ts (.m2ts / .mts )
是一种视讯档案格式(container)可支援多工的影音流. m2ts架构于MPEG transport stream 以及著名的 BDAV MPEG-2 transport stream.[1][2][3] 这种档案格式多支援于高清的 Blu-ray Disc 与 AVCHD.
这是最新的MPEG-4架构中的封装格式,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代的主流方式 - Matroska (.mkv / .mks / .mka )
Matroska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,这个封装格式可把多种不同编码的视频及16条或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频和语言不同的字幕封装到一个Matroska Media档内。它也是其中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多媒体封装格式。 - Ogg
是一个自由且开放标准的容器格式,由Xiph.Org 基金会所维护。Ogg格式并不受到软件专利的限制,并设计用于有效率地流媒体和处理高品质的数字多媒体。“Ogg”意指一种文件格式,可以纳入各式各样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编解码器,包含音效、视频、文字(像字幕)与元数据的处理。 - RM ( .rm / .rmvb)
Real 公司
视频转换工具及方法
- WinAvi
可以把大量格式(包括RM和M2TS)转换成AVI/WMV/DVD格式,自带 Xvid、Divx、H264、WMV1/2等常用编码器。商业软件,但是破解版本很多,操作简便,速度也不错,基本是Windows下首选工具 - WinMenc
Menc(Linux 下的一个视频编码工具包)的Windows GUI版,功能较多,类似上面的Winavi,操作稍微复杂一些,但这个开源免费工具,也是强烈推荐 - MeGUI
一个专业化的编码工具包,开源、免费,功能强大(当然也就意味着操作复杂),对H.264格式支持较好 - 会声会影 (Core VideoStudio X2/3)
原谅我把他也列进来,事实上,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支持简单编辑功能的转换工具,默认的它仅仅支持有限的几种编码输出格式,甚至没有内置目前流行的 Xvid和H.264,但是这两种编码格式都可以通过安装相应的编码器工具包来实现。
注意用好 【工具】-【影片发布模板】菜单项,预置好相应的发布的格式配置,我用的较方便的组合是:AVC H.264 CRF25 + MP3 136KPS - Grass Valley ProCoder 3
专业机的转换工具,功能确实强大,看着就花眼了
视频转换几点提示
- 宽屏视频处理
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MPEG标准中的列出的一些标准分辨率(比如 320*240,720×480等等)都是4:3比例,并没有对应的16:9的同档次分辨率,一些转换工具的在抓换宽屏视频时会给视频上下添加黑边,这是典型的码率浪费,而且这样压出来的视频在宽屏显示器上的显示效果很不好。
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?这就涉及到视频编码中的Aspect(像素长宽比问题),工业标准(DVD,VCD)的像素比往往不是正方形(Aspect=1),特别是对16:9视频。
涉及的几个概念:
分辨率 是指整个屏幕画面横向和纵向被切分成多少块,就比如棋盘上有多少个格子。
像素比 是指每个格子是方的还是扁的,1:1就是方的,4:3是有点扁,16:9是很扁。
画面比 是指,不管棋盘被横向和纵向分成多少个格子,也不管每个格子是方是扁,就直接用尺子去量这个棋盘的横边和竖边,得数一除就是画面宽高比啦。(你也可以播放一个文件试试,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显示器上的窗口看是不是这么回事。:-)
综上:当处理一些宽屏视频时要注意像素比的问题,如果你简单使用原始分辨率转换宽屏视频时,有时会出现上下的黑边,这时你必须注意指定好相应的像素比。当然,如果你转换出的视频仅仅准备在电脑上播放和存档,你也可以简单的计算出原始视频的画面比,然后指定相应的分辨率,并使像素比为1,这样在电脑上的转换过程中的兼容性最高。 - 常用的格式组合
- Xvid/Divx + Mp3/ACC/AC-3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式,很多硬件播放器支持的MP4也是指这种组合
- AVC H.264 + Mp3/ACC/Ac-3 正在逐步推广的的下一代
未完待续……
悲剧。我错了 。谢谢站长了。
我还正打算做个视频转换的呢
请问站长是否知道如何将acc视频转换为rmvb格式的视频呢?我找了好多转换软件,都不能转换相应的格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