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集,又名大李集,苏北一座历史悠久的集镇,属徐州市睢宁县,临苏皖交界,滨潼河,黄河沿明清故道行水300年期间,水陆通衢,商通天下;镇域风云激荡,人文荟萃,与许多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发生交集。本系列文章系作者在编撰镇志过程中多方搜集,集结而成,如有偏误,祈望指正。 (友林) |
咸丰四年(1854年)农历正月初—李集遭遇了一场空前劫难。事情得从前一年说起。
咸丰三年李集出了个李三闹。他原在扬州当兵,与太平天国作战时趁乱跑回了家乡。当时正值大灾之年,又加地震刚过,饿殍遍野。 李三闹眼看等待他的命运不是饿死就是被抓饿職殺抓,又听说毫州张洛行己举起义旗号称捻军,便也死里求生,举旗造反。当年11月,他纠集了 一帮仁兄把弟,散兵游勇。先在李集抢了几家大户,筹集了一部分钱粮,接着便置锅起灶树起了招兵旗。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一呼百应,纷纷入伙,很短时间便聚集了二千多人。于是,李三闹带兵占领东会馆,以会馆为营地训练士卒,筹粮派款,添置兵器。12月,李三闹自觉兵精粮足、羽翼己丰,便带领这支队伍东征,试图攻打睢宁和宿迁。睢宿两地官府豪绅立即联合起来对付李三闹。李三闹攻城未果,只得退回李集。
睢宿两地官绅认为李三闹不除必生后患,便密谋攻打李集,剿灭李三闹。
咸丰四年正月初一,天降大雪。李集人都忙着过年,商家忙着做生意,连李三闹部也在东会馆杀猪宰羊放鞭炮,摆宴喝酒闹翻了天。细作侦得此事,睢宁知事高丙谋、练董卓振五立即约请宿迁参将群寿等带领大批人马冒雪夜袭李集。李三闹部多是刚聚拢的灾民,又无防备,驻地很快被攻破。在惨烈的巷战中,乱兵烧杀抢掠,无所不为。四大会馆和几条主街(尤其是旗杆街)被焚烧殆尽,大部分商家被抢 掠一空,水旱码头均夷为平地。李三闹部只李三闹一人只身逃脱,投 靠了捻军。此后,捻军与清军战事不断,李集成了 “拉锯战”战场,有时捻军前脚刚走,清军后脚便到。百姓被迫东躲西藏,死的死,亡的亡,田野荒芜,断壁残垣。李集开始衰落。